第37节(2/2)
回到2006第37节
其它各种卤菜做好的就更多了。
至于凉菜?
他们昨天就做好了,都放在冰箱里保着鲜。
很多凉菜,提前一天做出来的味道会更好。
比如盐水花生、盐水毛豆、酱牛肉这些,提前做好,在冰箱中静置一夜,会更加入味。
“杨老板!咱们忙活这一大早上,早饭都还没吃呢!咱们早饭吃什么呀?”
蒋洁一边在水槽那里洗手,一边用打趣的口吻问杨星宇。
杨星宇笑了下,对一旁的宋晓强说:“你去放一锅水烧开,一会儿多煮点面条,住楼上的那几个销售员应该也都没吃早餐,一会儿喊她们也来吃点!”
宋晓强嗯了声,不慌不忙地去拿锅接自来水,准备煮面。
蒋洁拿了块抹布擦拭手上的水渍,笑问:“咱们早上忙活这么长时间,就吃素面呀?能不能加点卤菜呀?”
杨星宇失笑,扬了扬下巴,示意操作台上的一盆盆杂碎、鸭血、卤干子那些。
“那么多卤菜不够你们吃的?一会儿你想吃多少吃多少,只要你能吃得下。”
话说,前些日子他在老家卖烤鸭的时候,每天早上起来都是拿杂碎、鸭血和卤干子这些东西,当早餐的。
反正这些东西在农村也卖不上价,以他的饭量,一顿也吃不了几块钱。
最重要的是——他很清楚再好吃的东西,吃多了都会腻。
他见过的职业厨师,做厨师的年数越长,吃的就越素。
以前他大学刚毕业,去酒店实习的时候,就注意到月薪几万的厨师长每天早上吃的特别简单。
有时候去面点间舀半碗稀饭,再去仓库拿一瓶辣酱,三下五除二,喝掉那半碗稀饭就算是吃过早餐了。有时候,喊面条间的师傅给客人煮面条的时候,给他放半碗面条,也能对付一顿早餐。
除了厨师长,厨房里大部分师傅,无论是掌勺师傅,还是切配师傅,都对各种荤菜没什么兴趣。
大盆大盆的红烧牛肉出锅,都没什么人想要品尝一下。
也就打荷的学徒工,总是忍不住偷吃。
所以,杨星宇是不怕手下员工偷吃菜品的。
因为他相信要不了多长日子,别说让他们偷吃,就算劝他们吃,他们也不想吃了。
……
吃完早餐。
杨星宇招呼大家把今天要卖的货,都往三轮车上搬。
来到市里开店,他前几天一口气买了三辆大号的电动三轮车。
电动三轮车是好东西,价格不贵,驾驶它们,也不用考驾照,而且大街小巷都能穿梭,灵活方便,堪称做小生意的好帮手。
这时候,不在这里住宿的几名销售员也来了。
大家一起帮手,很快就把所有菜品都搬上两辆三轮车。
准备出发的时候,杨星宇想了想,对12名售货员说:“唔,考虑到我们的店面积有限,你们就分配一下吧!6个人跟我去三号店,另外6人跟宋晓强师傅去四号店!好吧?”
12个销售员商议了一阵,分成两批。
杨星宇给了她们地址,让她们自己打车过去,反正距离都不远,就算是打车,也只是一个起步价。
杨星宇亲自开一辆三轮车,带着大表姐方家慧去三号店。
宋晓强开着另一辆三轮车,带着蒋洁去四号店。
每辆车上,都带着一张新店开业的大红色海报。
十几分钟后,杨星宇和方家慧来到三号店。
他们到的时候,打车来的周梅等人已经先一步到了,6个女销售员聚集在店门口等着。
于是,在她们的帮助下,车上的货很快都搬进店里。
杨星宇作为老板,搬货的时候,没怎么插手,只是吩咐大家把东西搬进去,指示她们把各种菜品摆放在柜台的什么位置。
就连打开玻璃房内的空调,他都是吩咐周梅做的。
他这次筹备的12家店,都做了玻璃房,将柜台全部包围在玻璃房间中。
这么做的好处挺多。
比如可以隔绝户外的灰尘飞到菜上,也能隔绝客人说话时喷溅的飞沫。
当然,最重要还是玻璃房可以开空调,否则夏天的常温下,那么多烤鸭、卤菜、凉菜都很容易变质。
“周梅!你去把海报贴一下!贴在玻璃墙前面!”
这个店是分配给周梅负责的,所以,今天很多事,杨星宇都是吩咐周梅去干。
而周梅也没什么意见,因为从今天起,这个店里产生的营业额,她都有提成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