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(2/2)
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第83章
此时煤炭称为石炭,并没有成为日常生火的主流燃料。至唐白居易时还有诗云“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”,城里人买燃料,要么是柴草,要么是木炭,直到北宋才普遍使用煤。
所以李渊没太放在心中,跟窦夫人商量时说道:“石炭烟大,我们这种人家必是不会用的。小民之家能卖出几个,世人都不曾见过,怕是不好卖吧。”
窦夫人也同意李渊的看法,不过看儿子忙得一头劲,还是想让他试试,便道:“家里有个铺子地方偏了,生意一直不好,我一直想着换什么买卖。不如趁机关了,让他用一年,若这生意也做不起,就卖掉算了。”
真要做起生意,几十贯就不够看了,李渊又不缺钱,窦夫人更是嫁妆丰厚,两人只当陪孩子玩,将煤炭的生意接手过来,就用原来铺子里的管事,改换了门面,卖起了蜂窝煤。
果然,生意平平。
不过管事是个老手,之前生意不好确实是地方太偏了,卖的货又不是生活必需品,没人逛就卖不掉。这会换了买卖,他也动了脑子,先是打了几个炉子,然后用自己的关系,拜托了唐国公府上几家铺子的管事,包括自己铺子门口,一家一个炉子放着。
煤球放进去,坐上一壶水,旁边用醒目的招牌写上:两个煤球烧一天。
夸张是有点夸张了,但好事者不时地过来瞧瞧,竟然发现他们真的没换燃料,从上午烧到了下午。
所以过了两月,竟然有了点生意,至少能不亏本了。
窦夫人觉得有利可图,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好,总比原来做什么亏什么强,就作主把这生意继续做下去。
但不光是她,就是李世民也没想到,蜂窝煤的生意会因为他最初弄出它的原因而突飞猛进。
长孙晟并没有闲着。他先参了薛道衡一本,挑了个无关痛痒的毛病,杨广本就不喜薛道衡,便示意其他人跟上。
薛道衡气得要辞官,杨广不许,不过被贬官了,从京里又出了外任。长孙晟不知道能不能救他,他也就能做到这里了。
他还寻了些吐谷浑的人,询问地理情况,确认李世民所讲的是确凿可能发生的事情。于是他上了奏本,向天子提出了自己的忧虑,请在军备中加上取暖之物。
杨广这个人也不是谁的话都不听。长孙晟得他信任,也没有什么事触着他的逆鳞,提到的事又没触犯他的威严,他就听进去了。
反正不用他动手,他就动了动嘴,让人去备。
长孙晟又道是唐国公府新开的买卖,他觉得能用在军中,派人快马将模子送到御前,就近制作了蜂窝煤。这更是小事了,杨广根本没多看一眼,又同意了。不过煤块运输时不怕压,做成蜂窝煤确实更容易损毁,只御前侍候的人觉得烧水热菜方便,借着天子的名义多要了些带上。军中带着准备用的仍是碎煤块。
≈lt;a href=&ot;古穿今 ≈lt;a href=&ot;&ot; title=&ot;南林烟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南林烟